他是与周恩来一同赴法勤工俭学,在异国他乡成立旅法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有志青年。
他是与周恩来并肩作战,指挥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的工人领袖。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被押往刑场,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他毫无惧色,反而坚定地高呼:
“打倒蒋介石!共产主义万岁!”
在他牺牲的这年,年仅26岁,而他就是赵世炎。
并肩战斗的“双子星”
电视剧《觉醒年代》中,我们看到了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等一群为革命奔走的热血青年。
而我们今天要讲的就是比陈延年更早信仰马克思主义、在革命中扮演中重要角色的赵世炎。
赵世炎在龙潭高级小学,第一次接触到了革命的思想,而他的启蒙人,就是他的老师李玉坤。
李玉坤会在课上给同学们讲述西方列强侵入中国的屈辱历史,让赵世炎深刻体会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沉甸甸责任。
在二哥赵世钰的影响下,革命的种子不断地在赵世钰的心里生根发芽,在阅读到《新青年》后,他迅速投入到了这场新文化运动当中,结识了李大钊等人。
为探寻救国之道,赵世炎决定赴法留学,在这片异国的土地上,他与周恩来、张申府等人结为了好友。
当时,在法国留学生的眼中,周恩来和赵世炎威望都很高,蔡畅曾说:“恩来和世炎全身上下都聪明。”
聂荣臻对赵世炎的评价很高:“世炎同志最大的特点就是聪明,我们都很崇拜他,每次大会都选他做主席。”
赵世炎认为,要革命,首先就要组织工人,为了将革命的火种播撒到更广阔的天地,他和李立三携手创建了“劳动学会”。
他们深入工厂、街道,用激情澎湃的演讲和深入浅出的理论,点燃了工人阶级心中的革命火焰。
1921年,赵世炎、周恩来等人成立了巴黎共产主义小组(也称旅法共产主义小组)。
毕竟在“争回里大”运动失败后,学生们处于涣散状态,而一些宗教群体也趁机拉拢,因此,为了团结广大青年,这才成立了共产主义组织。
赵世炎和周恩来,一个在法国,一个个在德国,分头筹备工作。
当时筹备工作的中心是在法国,因此赵世炎还负责与各方负责人保持联系、协调各项事宜的责任。
最终将组织命名为“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3年改为的“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两人分别化名“乐生”和“伍豪”。
1924年,赵世炎回了国,他化名“施英”,协助李大钊开展工作,先后担任中共江浙区委组织部部长、上海总工会党团书记等职。
1926年,北伐军攻克武昌,上海党组织决定发动武装起义,赵世炎担任总指挥,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起义以失败告终。
次年,上海党组织再次发动武装起义,不过这次的起义,由于反动派的破坏,也以失败告终。
但赵世炎并未放弃,他认为前两次的失败并不能代表着什么,至少可以从中找到失败的原因,吸取教训。
第三次的武装起义,这一次,是周恩来与赵世炎的并肩作战,两人早在法国留学期间就配合默契,如今又再次携手。
为此,两人做足了准备工作,赵世炎伪装成一个教书先生的模样,前往办事处与周恩来研究关于起义的行动部署。
还常常冒着被捕的风险,深入工人纠察队,进行指导工作,即使是在2月寒气逼人的情况下,赵世炎也一直坚持前往。
有时在教授工人射击时,手都有些冻僵,就会站起来小幅度活动活动筋骨,蹦跶两下,让自己暖和起来,再趴下继续。
1927年3月21日,第三次武装起义正式打响,周恩来任总指挥,赵世炎任副指挥,两人一会儿俯身商量对策,一会儿又亲临前线指挥战斗。
纠察队的人看到指挥员竟跑到前线帮他们扛木料了,急声说道:
“你们怎么来了?这里太危险了,你们应该在指挥部指挥,不能来这里。”
“指挥员就不能来啦?”周恩来笑着说道。
赵世炎听后,也插话道:“没事,炮弹打过来,还能认得谁是指挥员不成?”
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历经30多个小时的激战,终于取得了胜利。
“革命就是要流血的”
1927年,革命形势愈发严峻,整个上海都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弄的人心惶惶。赵世炎却在会上声音铿锵有力,表示:
“只要我们党还存在一天,我们就必须战斗一天。那些害怕斗争、退缩不前的人,怎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共产党员呢?”
7月,由于叛徒的出卖,敌人根据口供,得知了赵世炎的地址,立刻派人包围了他的住所。
但此时赵世炎并未在家,敌人索性直接竟他的家人控制起来,并埋伏在他家中等候。
不多时,赵世炎的岳母就看到他正在回的路上,心里顿时焦急万分,情急之下试图以花盆落地的声音暗示他危险将至。
但呼啸的风声淹没了这微弱的警示,他并未察觉,毫无防备的赵世炎刚一回到家中,就遭到了敌人的逮捕。
赵世炎被带到了审讯室里,尽管敌人摆出了凌人的架势,但他却毫不畏惧,反问道:
“我就是一个来上海做生意的,你们凭什么抓我?你们有什么证据抓人?”
不管敌人如何严刑拷打,赵世炎始终一口咬定自己是一个来自湖北的生意人,什么也不知道。
敌人被他弄得有些措手不及,他们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抓错了人毕竟从哪方面看都没有找到什么破绽,也没找到什么证据。
但在这血淋淋的年代,“宁可错杀一百,不可放过一个”他们无法轻易放手。还是将他押到了监狱,之后又叫来了两个叛徒指认,最终确定了他的身份。
面对敌人的不断审讯,赵世炎只有一句话:“你们休想从我嘴里得到半年机密,别再枉费心机了,我是不会说的!”
在狱中,他依然保持着坚定的革命信念,不仅团结同志,还不断鼓舞士气,他说:
“同志们,革命总是会流血的,我们越害怕就越是没有希望。我们必须顽强地斗争下去!”
1927年7月19日,赵世炎被押往了刑场,离开监狱时,他还微笑地对同志们说:“朋友们!永别了!”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他毫无惧色,坚定地高呼:
“打倒蒋介石!共产主义万岁!”
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没有流露出丝毫的恐惧。最终,赵世炎慷慨就义,这一年,他仅26岁。
为赵世炎的儿子起名
赵世炎英勇就义后,党中央为保护烈士遗孤,将赵世炎的妻子夏之栩和孩子们送到了莫斯科。
在这里,夏之栩来到了东方劳动大学学习马克思主义,闲暇之时还会去纺织厂做工。
赵令超(大儿子)在国际儿童院学习,由于瑶瑶(小儿子)年龄太小,只好进入了托儿所。
瑶瑶虽然年纪小,但是很懂事,从不惹事,学起来也很快,一学就会,那时他还有个俄文名字——谢尔盖伊·什巴托夫。
由于在苏联生活、学习的关系,瑶瑶和哥哥一直以来说的都是俄语,不会说中国话,两人也是都只有一个俄文名。
周恩得知后,略微一怔,说道:“别忘了你们是烈士的后代,你们的根在中国。没有中国名字,怎能算作真正的中国人呢?”
赵令超说道:“周伯伯,老师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叫赵小炎。”
周恩来听后,幽默地说:
“名字虽好,却略显“洋化”,英国有个叫丘吉尔的先生,他的儿子就叫小丘吉尔,这样看,名字是不是就有点外国化了?”
邓颖超想了想,按照赵家的排行来看,到这属于“令”字辈,于是“赵令超”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
瑶瑶也眨巴了眨巴他的眼睛,转头对周恩来说道:“伯伯,那我也要有个中国名字。”周恩来想了想,说道:
“那你就叫‘施格’吧,你父亲的笔名是按照他的名字‘世炎’的谐音取的施英;给你取名‘施格’就是希望你可以永远继承你父亲的革命风格,好不好?”
小施格听后,连连说好,从此他也有了一个寓意深远的名字——赵施格。
1943年,赵令超不幸患了重感冒,但药品都支援前线了,赵令超的病情也就越来越严重。
最终,赵令超的病情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重感冒引发了肺炎、脑膜炎,病死在了医院。
哥哥的死,对赵施格的打击跟大,他认为如果不是战争,哥哥也不会没有药物治疗,也就不会去世。
因此,他萌生了参军的念头,他要上战场,他要亲自将侵略者赶出去。不料苏方却拒绝了他参军的请求:
“周恩来与斯大林同志达成了协议的,是不允许烈士的孩子参军的。”
见参军不成,赵施格就将重心转移到了学习上,他更加勤奋,门门功课都能拿到高分。
大学毕业后,苏联的老师、同学们都劝他留下来,他却坚持要回国,继承父志。回国后,赵施格来到了北京大学进修,毕竟他也只会一些简单的汉语词汇。
修业八个月后,赵施格来到了鞍钢厂里,与工人们同甘共苦,无论是设备安装还是生产一线,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工厂的工人都表示:
“赵总不愧是烈士的后代啊!做什么都身先士卒!”
赵世炎的外甥李鹏也同样优秀,与周总理夫妇结缘,被毛主席称赞,还主动下到基层工作,最终担任国务院副总理。
结语
赵世炎以其坚定的信仰、无畏的勇气和卓越的领导才能,成为了那个时代青年人的楷模。他的一生,是追求真理、献身革命的光辉写照。
他不仅是思想的先行者,更是行动的巨人。在革命的低潮期,他始终保持着乐观与坚韧,用坚定的信念鼓舞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在面对生死考验时,他展现出了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面对敌人的残酷迫害和严刑拷打,也始终坚守信仰,绝不屈服。
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却留下了永恒的光辉。
参考资料
赵世炎的“觉醒”之路. 新民周刊
周恩来与赵世炎:并肩战斗的“双子星”. 世纪风采
访赵世炎烈士儿子赵施格. 四川党史
生命不止战斗不息的赵世炎:“革命就是要流血的”. 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