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2008年徐州市骆驼山43号墓出土的西汉早期玉组佩(11件),徐州博物馆藏。拍摄于南京博物院“玉润中华----中国玉器的万年史诗图卷”特展。
1.组成结构:这组玉组佩由11件玉器精心组合而成,包括玉环、玉珩、玉觽(一种用于解结的玉器)、玉舞人、玉凤饰等。其结构复杂而有序,最上端以云纹镂空环引领,其下部连接玉舞人与阴刻线双龙首珩,双首两端各引舞人,左右舞人又与下部谷纹双龙首珩相连,珩下正中坠对凤,舞人在对凤左右两侧,舞人下各坠有长尾龙形玉觽。
图片
▲环:直径7.5厘米,孔径3厘米,厚0.3厘米
图片
图片
图片
▲珩:长6.6厘米,宽1.4厘米,厚0.2厘米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舞人: 长3.4-3.7厘米,宽2.1-2.8厘米,厚0.3-0.35厘米
图片
图片
▲对凤: 宽1.8-2.8厘米,厚2-6厘米,高4.1厘米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珩:长11厘米,宽2.2厘米,厚4厘米
图片
图片
▲觿:长9.3-9.6厘米,宽1.7-2.2厘米,厚0.15-0.25厘米
2.雕刻技艺:雕刻工艺精湛,各玉件雕工精细精确,抛光娴熟。如玉凤饰,其凤鸟圆目张喙,凤冠飘逸,呈现对鸣之姿,展现出极高的雕刻水平。龙形玉饰则形态灵动,动感十足,如S形玉龙,其前身直立,下身及尾声部卷曲,刻有谷纹,富有力量感。
3.材质色泽:玉质优良,色泽温润,显示出古代玉匠对玉材的精心挑选和加工。由于在陵墓中埋藏了数千年,同时入土的一组玉器,却出现深浅不一的沁色,比如4件尺寸、纹饰一致的玉舞人,一件沁成鸡骨白,一件微受沁,另两件却旧器如新,出现了同坑不同沁的独特情形,也一定程度印证了古玉受沁是受诸多因素影响的物理和化学现象。沁色是玉器在长时间的自然环境下与土壤、水分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形成的颜色变化。这种沁色不仅为玉器增添了一种古朴的美感,还成为了鉴定古代玉器真伪的重要依据之一。
4.文化价值:该玉组佩置于墓主人胸腹间,由11件玉器组成。玉组佩经过商周时期的发展,不断改变组合模式和佩戴方式,直到汉代才逐步形成了相对固定的使用方法和组合。从当今的考古学材料来看,西汉之前玉佩组合尚无定制,而西汉早期出现了璜、觞、玉舞人等新型构件,有着自身组合搭配的原则。这与西汉早期叔孙通复原礼制有密切的关联,反映了西汉时期玉器使用的礼仪制度和审美观念。如龙、凤等图案在古代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代表着吉祥、权力和尊贵等。
综上所述,2008年徐州市骆驼山43号墓出土的西汉玉组佩(11件),作为古代贵族的佩饰,不仅体现了当时的社会地位和身份象征,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具有极高的工艺特征和文物价值,是研究西汉时期玉器工艺、社会风尚、服饰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